新闻资讯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5g将再次引爆物联网,所以物联网到底是什么
浏览: 发布时间:2019-07-04 [我要打印]

最近几年,物联网的概念非常火爆,与物联网相关的技术:NB-loT、LoRa、eMTC等都频繁地出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在新闻里,出现在展会上。事实上,“物联网”这一概念早在20年前就被提出。与之相关的“物联网很重要”、“物联网将改变世界”等言论早已被翻来覆去提起过很多年。人们一直在谈论物联网,一直在宣扬它的价值。随着5g技术日趋成熟并将迎来商用,这一词汇又被媒体推至风口浪尖。接下来笔者就以从业者的身份为大家解释一下到底“物联网”到底是什么。



物联网其实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互联网的终端是计算机(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手机严谨说来被称之为移动互联网)。我们运行的所有程序,无非都是计算机和网络中的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除了计算机外没有涉及到其他任何终端(即硬件)。

究其物联网的本质,还是以互联网为主,只不过终端设备不再是计算机,而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及其配套的传感器。这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人类服务的计算机呈现出各种形态,如穿戴设备、环境监控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等。只要有硬件或产品连上网,发生数据交互,就可以称之为物联网的范畴。



虽然本质没有变,但随着物联网被炒到火热,其各类名词也被彻底盖头换面。最早大家都是用“单片机”来概括这个行业。在2012年左右,大量热钱从房地产市场涌出,投入资本市场。正是这个时候,一大波高大上词汇来袭。服务器技术叫“云”,单片机被统一称之为“智能硬件”,网络单片机应用叫“物联网”。车载单片机应用叫“车联网”。不得不说,这种包装现象是商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起这些名字的一定不是我们这些老老实实搞技术的工程师。



在过去几年受限制于技术瓶颈,物联网发展并没有产品人的想象来得快。最终无法呈现像当初互联网式的爆发。许多互联网应用时至今日,依旧只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需求性并不强,这也是很多智能硬件卖得并不是很好的根本原因。又因为销售前景不明朗,需求性不强,商业上也没有出现资本持续性投入,这又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技术进一步发展。


物联网的技术前景是广阔的,近些年上市的一些空气净化器产品、穿戴设备、家庭环境监控设备在过去是不曾有的。在目前的消费背景下依然很好地在服务大众。未来肯定也会有更多新式设备出现,但一切的到来需要时间。它需要技术累积、资本投入、不断地试错、创意才能够实现。



过去,我们所说的物联网,是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物联网。物联网终端,接入的是无线路由器或专门的网关设备。你家的摄像头、门窗传感器、智能灯,只能连接WIFI,通过WIFI进行控制,就和家里的pc电脑一样。WIFI物联网虽然方便,但是太耗电了。例如门窗传感器,不到一周就要换电池。所以慢慢有了Zigbee,有了蓝牙。但是功耗依旧很好,电池依然不够用。而且,他们的传送距离太短了。例如蓝牙,你稍微房子大一点就会面临没有信号的难题,造成中断。至于更多的设想则更加难以实现了。但是随着5g高传输、低延迟、近乎于零数据丢失率的技术来说,问题似乎有了答案。是的,以现在技术来看,5g即将变革整个物联网行业是事实,但面临的问题可不止这些。


单纯以商业前景来说,物联网是极其复杂的。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不是一个好的项目。既然选择创业,目的肯定是要以赚钱为第一位。然而放眼当下,形式明朗的物联网创业方向几乎为零。一则是因为计算机行业开放程度很高,但竞争激烈、寡头化严重。英特尔、ARM等公司垄断了处理器芯片行业。微软、google、苹果则垄断了操作系统。也就是说要不选择严重依赖巨头公司现有产品,要不选择自己从基础重新全部制造。无论是哪一种对于创业者而言都是极其困难的道路。二则是因为资金成本。物联网作为新兴行业,虽然有被资本追捧的时期,但相关成本极其巨大,投资人的钱也会有烧完的时候,没有持续性的大量投入很有可能在技术取得突破或产品实现量产之前让项目胎死腹中。



总得看来,随着5G服务于大众,物联网势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但真正能服务于消费者,走进生活中的产品尚还需要时日。其中有属于创业者的机会,也有风口底下的“万千枯骨”。在商业以外,我们该对探索者们抱有敬意。科技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然而离不开他们的创造。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将是推动物联网发展进程的贡献者。

 

文章来源:http://sh.qihoo.com/mob/transcoding?url=921cd339143953f2b&cota=3&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3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24H咨询热线:

0431-81964709

电话:0431-81964709    

邮箱:zhcs@vistar.cc

地址: 长春市幸福街1000号长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507室

© 2016-2028长春市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吉ICP备17004283号-2技术支持:深度策划